0

精准定位,微创切除——我院借助术前定位成功为患者切除肺小结节

    近日,我院胸心外科术前借助CT引导下肺小结节定位技术成功为一患者的肺小结节进行定位,再通过胸腔镜微创手术为患者精准切除肺内结节。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65岁的王阿姨(化名)因咳嗽不适在外院行胸部CT检查时发现左肺上叶小结节,不排除肿瘤。为进一步治疗,王阿姨到我院胸心外科就诊,行胸部增强CT提示左肺上叶高危结节,考虑早期周围型肺癌,需行手术治疗。但该患者结节为磨玻璃样,直径较小,约8mm,且位于肺内中间,术中通过手指触摸或器械滑行定位病灶的成功率较低,手术难度大。因此如何精准的找到肺结节并切除,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的肺功能,成为了手术的关键。

    该科主任周若琳带领胸心外科手术团队,经过多次术前讨论,决定对患者实行术前经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该技术是外科医生用一根定位针,在CT引导下用定位针刺入肺小结节,释放钩子钩住肺小结节,手术医生在实施胸腔镜微创手术时,根据体内带钩的定位线,可以迅速找到肺部的小结节,从而精准切除肿瘤,最大限度地保护肺功能。

    6月26日,即术前一天,在医学影像科的协助下,胸心外科手术团队顺利为病人实行了肺部结节定位,患者操作过程中无明显不适。手术当天,经过标记的肺小结节在胸腔镜下一目了然,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术程顺利,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病检示:肺腺癌(早期)。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及肺部功能锻炼,王阿姨一周后便康复出院。

    周若琳介绍,随着胸部CT尤其是低剂量螺旋CT作为胸部体检筛查技术的开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肺部小结节被检出,对于那些在观察过程中逐渐长大的、形态“凶恶”的、高度怀疑恶性的结节,会接受胸腔镜微创手术进行切除。胸腔镜微创肺手术不同于传统的开胸手术,医生的手进不了胸腔,无法通过手指触摸去很容易地寻找到小结节。如何准确定位肺部小结节成为胸腔镜微创手术中的难题。而术前定位针植入技术精准定位,最大限度切除肺内结节,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创伤小,恢复快,不仅成为外科医生的好帮手,同时也让患者大大获益。(文/廖世健 胸心外科)

医务人员术前在CT引导下对患者的肺小结节进行定位

胸心外科手术团队为患者实施胸腔镜微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