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有一种疾病正悄然威胁着众多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它就是阿尔茨海默病。
一、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痴呆症)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简单来说,就是大脑中的神经细胞逐渐受损、死亡,导致大脑功能不断衰退。它不像感冒发烧那样有明显的外在症状,而是悄悄地侵蚀着患者的记忆、思维、语言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二、症状表现
早期:记忆力轻度减退
患者常常会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比如放下钥匙转身就不记得放在哪里了,或者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日常小事开始变得困难,如在熟悉的小区里散步可能会突然迷路,原本擅长的家务也难以完成 。
中期:认知障碍加重
语言表达出现问题,可能会词不达意,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性格和行为也会发生改变,变得多疑、焦虑、抑郁,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幻觉。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需要家人协助穿衣、洗漱等。
晚期: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患者会逐渐丧失基本的生活技能,不认识家人、朋友,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大小便失禁。完全依赖他人照顾,最终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三、发病原因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年龄
年龄是最大的危险因素,65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明显增加,85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更是高达20% – 30%。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人,遗传风险相对较高。
生活方式
长期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如高糖、高脂、高盐饮食),吸烟,酗酒以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阿尔茨海默病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多了解它,早发现、早治疗,就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减轻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影响。
王奶奶是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儿媳妇带来医院就诊的原因是王奶奶晚上不睡觉,捣腾整夜,影响到全家人休息。王奶奶近期记忆力下降明显,有时连家人都不认识,出门后不记得回家路,同时,她还是一位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有脑梗死病史的患者。”初来乍到”的王奶奶在康复治疗前,行为异常、胡言乱语、认知障碍、睡眠障碍、情绪极其不稳定。医生为王奶奶制定了治疗方案,在全体康复科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给予了药物干预,康复认知训练和运动训练干预。渐渐地,王奶奶找回部分生活的记忆并认得家人、亲戚,睡眠障碍也明显改善。
如果您家里也有这样的一位老人,或许我们能帮助您。让我们一起关爱老人的大脑健康,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文/詹丽娜 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