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冬季是尿毒症患者并发高钾血症的高发期,如果发生高血钾症未能及时治疗,可引起四肢乏力,手足及口周感觉麻木,心肌损伤,甚至心脏骤停。因此大家要注意防范,那么什么是高钾血症呢?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
什么是高钾血症?正常血钾浓度为3.5~5.5mmol/L,高钾血症指的是人体血清钾浓度>5.5mmol/L的一种病理状态,钾摄入过多、钾排出减少、细胞内钾外移等多种因素都可引起钾代谢异常,从而引发此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高钾血症常表现为肌无力、肢体麻痹、心律失常等,好发于肾脏疾病患者。我国高钾血症的整体发病率约0.94%,且23%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高钾血症。另外,此疾病在冬季的发病率最高。
为什么尿毒症患者更易发生高钾血症呢?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因体内钾的排泄减少,当肾衰竭发展进入晚期,病人尿量进行性减少,且冬季汗液减少,肾功能进一步下降,排钾的能力明显下降,人体代谢所产生的或摄入的钾不能充分而有效地排出体外,则易发生血钾潴留,出现高钾血症。此外,尿毒症患者饮食不当易引起高钾血症,含钾的饮食摄入过多,当肾功能损害时,如短时间内过多地进食富含钾的食物则容易发生高钾血症。
尿毒症患者应该如何注意饮食呢?合理的饮食是血透患者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命的关键。所谓的限制饮食并不等于完全不能吃,是要求患者根据治疗特性按科学的方法对饮食进行合理搭配。
1.尿毒症患者需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一类为高生物价蛋白质。又称优质蛋白质,能提供最完全的量和比例适当的必需氨基酸谱,合成人体蛋白质的利用率高,产生代谢废物少。这类食物有蛋清、牛奶、牛肉、家禽、猪肉、鱼等;另一类为低生物价蛋白质,又称非优质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较少,如米、面、水果、豆类、蔬菜中的的植物蛋白。进入透析阶段的患者选择蛋白质食物时,要求2/3以上为含必需氨基酸多的高生物价蛋白质。
2.严格限制水的摄入,每天水分摄入量为:500mL+前一天尿量,且透析期间体重增加控制在5%干体重以内,摄入水分过多,可能会出现心衰、高血压、急性肺水肿甚至死亡。
3.低钾饮食:尿毒症患者应少食用钾离子含量高的蔬菜(如香菇、芥菜、花菜、菠菜、海带等)及水果(如杨桃、香蕉、枇杷、桃子、硬柿子、橘子及水果类罐头等),少喝浓茶,少食动物内脏,切勿暴饮暴食,预防高血钾的发生。每日钾摄入量以2~3克为宜。
去钾小技巧 技巧一:蔬菜可浸泡半小时以上或水煮3min,再烹饪,可减少摄入钾1/2~2/3,根茎类应该去皮,切成薄片,用水浸泡1日,不断更换水,可减少钾的含量1/2~2/3。技巧二:水果加糖水煮后弃水,食果肉,可减少钾1/2。技巧三:超低温冷藏食品比新鲜食品含钾量少1/3(文/王芬 肾病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