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作为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普遍发生,其高发生率、高致死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尤为显著。对于此类疾病,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对于确诊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技术中,CT血管造影(简称CTA)作为一项新兴的辅助诊断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自2020年起,我院放射科已成功开展此项技术。
什么是头颈部CTA?
头颈部CTA是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并利用螺旋CT在受检者靶血管内对比剂充盈的高峰期进行连续原始数据采集的技术。该技术通过计算机的后处理功能重建靶血管,形成血管成像,以供疾病诊断使用。头颈部CTA以其快速、无创、并发症少、高特异性和敏感性、优越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等特性,能够清晰地显示脑血管的主干及较大分支,对脑血管疾病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初步诊断。同时,它还能显示病变血管周围脑组织的病理性改变。对于临床上怀疑存在头颈部血管引流异常的患者,CTA检查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对于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术前评估和术后复查也具有重要价值。
头颈部CTA有什么优势?
该技术能够准确测量颅内动脉瘤的大小,并清晰显示脑动脉瘤的局部复杂解剖结构及其周围血管分支情况。128排256层螺旋CT扫描具有快速、图像质量高等特点,其诊断结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CTA已成为检测脑血管病变的必要手段。
头颈部CTA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头颈部CTA适应症
1.诊断与鉴别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
2.诊断与鉴别诊断头颈部占位性病变;
3.诊断主动脉及头颈部动脉扩张、狭窄、闭塞性病变及血栓形成;
4.头颈部血管畸形的诊断;
5.大动脉炎的诊断。
头颈部CTA禁忌症
1.有碘对比剂过敏史者;
2.严重甲状腺疾病患者;
3.癫痫患者;
4.过敏性哮喘患者;
5.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6.肝、肾功能中、重度损害者。
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1.患者检查当日需空腹;
2.高血压患者应按时服药;
3.患者应无碘过敏史;
4.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者,需在扫描前后停药48小时;
5.患者检查后需在候诊区观察20—30分钟方可离开,建议有家属陪同;
6.检查后患者应多饮水,以加快药物排泄;
7.检查前需摘除头部金属饰物,佩戴助听器和假牙者亦需摘除,以免影响图像质量。
如何科学预防血管疾病?
1.均衡饮食,提高瓜果蔬菜的摄取量,减少高糖、高脂食品的摄入。
2.科学安排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增加日常活动量,维持健康的体重。
3.严格控制烟酒摄入,烟草中的尼古丁及焦油可导致血管释放紧张素,而摄入的酒精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进而诱发血管疾病。
4.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会放松心情,情绪激动容易引起血压波动,从而增加血管破裂、中风等风险。
5.如有不适症状,应合理评估并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合浦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于2020年引进全县首台PHILIPS Brilliance微平板3D iCT(128排256层螺旋CT),该设备是国内先进的诊断影像设备,其扫描速度可达到0.27秒,具备超高清晰的图像质量和功能齐全的后处理功能。可进行全身各部位平扫、增强、CTA血管成像等扫描检查。目前,头颈部CTA已成为诊断及长期随访头颈部血管病变的首选无创影像检查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诊断依据。(文/吴春辉 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