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到初冬,是蛇类活动的黄金季节,特别是在骄阳似火的夏季和天高气爽的金秋,蛇类活动最为活跃,也最容易发生蛇咬伤。
广西北海常见的毒蛇品种包括以下几种:
竹叶青蛇:
外貌特征:头较大,呈三角形,颈细,体背呈草绿色,腹面稍浅或呈草黄色。 尾较短,焦红色,具缠绕性。
银环蛇:
外貌特征: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头背黑褐,幼体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
五步蛇:
外貌特征:头呈三角形,与颈部可明显区分,有长管牙。体背棕褐色或稍带绿色,其上具灰白色大方形斑块。
眼镜蛇:
外貌特征:蛇体较粗壮,头及体背黑褐色,颈部眼镜状斑纹,体背灰褐色,头部呈椭圆型,受惊时能竖起体前部,颈部膨扁。
蝮蛇:
外貌特征:头略呈三角形,头背有一深色“八形斑”体背有两纵行圆斑。
毒蛇与无毒蛇的判断
区别 | 毒蛇 | 无毒蛇 |
牙痕 | 两孔 | 多孔 |
疼痛 | 疼痛或剧痛 | 无或部分轻微疼痛 |
肿胀 | 伤肢迅速肿胀 | 无肿胀 |
出血 | 伤口出血少许或者出血不止,部分伤口出现水/血泡和淤斑、溃疡和坏死 | 无出血或少量出血 |
淋巴结 | 肿大、触痛 | (-) |
全身症状 | 神经或血循坏或细胞毒或共存 | 无 |
蛇咬伤的危害
蛇咬伤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两个方面。局部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出血、坏死等,而全身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和死亡。
蛇咬伤后的急救措施(紧急处理原则)
保持冷静–在遭遇蛇咬伤的情况下,保持冷静至关重要,避免因恐慌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动。
迅速离开危险区域–应尽快离开可能存在蛇类的区域,避免再次被咬伤。
记录蛇的特征–如果能记住蛇的特征,如颜色、花纹、大小等,或者拍摄图片,将有助于后续的医疗救治。
伤口处理方法
伤口排毒–-用流动的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尽量将毒液冲洗干净;
绑扎伤肢–在伤口上方进行绑扎,以减缓毒液的吸收和扩散。注意不要绑扎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尽量让受伤部位低于心脏,抬高上身,不要抬高受伤的肢体。
冰敷–用冰块或冷毛巾敷在伤口周围,缓解疼痛和肿胀。
使用抗蛇毒血清–尽快就医,遵医嘱注射相应的抗蛇毒血清,这是治疗蛇咬伤最有效的药物。
急救注意事项
不要尝试用嘴吸毒—用嘴吸毒可能会使毒液进入口腔和消化道,加重中毒症状。
不要过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活动,以免加快毒液吸收和扩散。
及时就医—尽快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救治。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的过程中,尽量保持伤者安静,减少活动。
防蛇知识科普
识别危险区域–了解哪些区域是蛇经常出没的区域,如草丛、树林、山区等,尽量避免在这些区域活动。
学习防蛇技巧–学习如何避免惊扰蛇、如何缓慢移动、如何使用防护工具等防蛇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穿着防护装备—在可能接触蛇的环境中,应穿着长袖长裤、厚实的鞋子和手套等防护装备,以减少被咬伤的可能性。
避免夜间行动—夜间是蛇的活动高峰期,尽量避免夜间行动,尤其是在没有照明设施的情况下。
这些毒蛇在广西北海地区较为常见,因此当地居民和游客在户外活动时应注意防范,避免与这些毒蛇接触。如果不幸被咬伤,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寻求医疗救治。合浦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及烧伤整形科负责全县蛇咬伤患者救治工作,医院配备有抗蛇毒血清、先进急救设备及技术,能满足蛇咬伤患者的救治,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急救中心电话:120
急诊医学科咨询电话:0779-7285120
烧伤整形科咨询电话:0779-7282261
(文/莫思思 烧伤整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