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和麻疹都是小儿常见的皮肤病,虽然他们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病症,家长如何来区分?又该如何预防及治疗呢?下面就带大家进一步认识小儿荨麻疹和小儿麻疹。
小儿荨麻疹并不少见,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疾病,特别是在秋季,是荨麻疹的高发期,不容小觑。那么小儿荨麻疹出现的症状有哪些呢?
1.红斑:可局部出现,也可全身弥漫性出现。
2.风团:皮肤隆起表现,主要是由于过敏造成细胞通透性增加,使得皮肤血管水肿。常见的风团可大团出现,颜色可表现白色或者红色,可融合成大片,多在搔抓过皮肤后出现。
3.瘙痒:可第一时间表现出来,可做提示预警,多间歇性出现,严重者可持续剧烈瘙痒。
4.胃肠道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腹泻等。
5.喉头水肿症状:此时疾病累及患儿的喉头和支气管组织,患儿可表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6.精神症状:由于难耐的瘙痒感,患儿还可表现出躁动不安、哭闹等表现。
小儿荨麻疹的病因较为复杂,饮食、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荨麻疹发作,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儿童,荨麻疹的发病率会更高。饮食因素如鱼虾、蛋、牛奶等,药物因素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各种疫苗等都是荨麻疹的常见致病原因。同时,物理刺激如摩擦、压力、冷热、日光照射等,以及吸入物如动物皮屑、花粉、尘螨等,包括感染因素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都容易造成荨麻疹。
小儿荨麻疹一般有哪些治疗措施?病因治疗是荨麻疹的关键。避免诱因及可疑病因有助于荨麻疹的自然消退。如已明确病因,应尽量避免接触、吸入、食入诱发物质,可改善临床症状乃至痊愈。如是感染引起,应针对性进行抗感染治疗。物理性荨麻疹可选择性避免相应的因素如冷、热、日光等可能诱发的物理因素。目前脱敏治疗在荨麻疹中的疗效仍未十分明确。问:儿童荨麻疹能自愈吗?答:急性荨麻疹,原因不确定,若为感染引起,感染控制住治愈后荨麻疹的风团便会慢慢消退;但再次感染有可能又出现荨麻疹。慢性荨麻疹一般难以完全自愈,其病因复杂多样,需要在不能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大部分患儿能很好地控制住,但停药后容易复发。问:儿童得了荨麻疹能洗澡吗?答:答案是肯定的,但应注意水温不宜过高,通常不超过39度,不建议用力搓澡,同时避开皮肤破损的地方,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问:小儿荨麻疹会传染吗?答:荨麻疹为非传染性疾病,不会传染。
什么是小儿麻疹?小儿麻疹是一种急性出疹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口腔麻疹黏膜斑、全身斑丘疹、发热、流涕等症状。 小儿麻疹是由于感染麻疹病毒引起,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传染源为麻疹患者,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
麻疹分为典型麻疹和不典型麻疹,具体如下。 典型麻疹 1.潜伏期:一般为6~18天,表现为全身不适; 2.前驱期:一般持续3~4天,病后的第2~3天,在第二下磨牙相对应的颊黏膜上见到 0.5~1.0mm灰白色斑点,斑点外周有红晕。小儿麻疹多数患儿会在发病3-4天达到高峰,继而出现皮疹。非典型小儿麻疹主要是指患者曾经接触过麻疹疫苗,并且曾经患有过小儿麻疹,再次出现小儿麻疹。非典型小儿麻疹通常会表现为身体发烧、头痛,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还会逐渐影响患者的脑部神经,很容易出现脑炎等现象。出现了这种情况后,建议根据患儿所出现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比如发烧,可以通过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
小儿麻疹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症治疗、中药治疗、加强护理。 1.对症治疗 麻疹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若出现高热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使用退热剂,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等,避免急骤退热。出现浓痰、剧咳时可用镇咳祛痰剂,如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一旦继发细菌感染可给予抗生素药物,如头孢类。WHO(世卫组织)推荐麻疹患儿补充大剂量维生素A。 2.中药治疗 在中医中,麻疹属于温热病的范畴,前期可以给予辛凉透表的中药治疗,如宣毒发表汤、升麻葛根汤。在出疹时以清热解毒、透疹为主要的治疗并予以外用透疹药擦洗,如生麻黄、芫荽子、西河柳、紫浮萍等。恢复期的治疗主要就是养阴清热,清虚热,调理脾胃为主,可用沙参麦冬汤、竹叶石膏汤等。 3.加强护理 患儿需要隔离并进行卧床休息,室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室内光线要柔和,避免患儿出现畏光症状,并给予患儿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足量水分。另外,还要保持患儿眼、鼻、口腔及皮肤黏膜的清洁,口腔要保持湿润,可用淡盐水漱口。一旦发现手心脚心出现皮疹,要避免患儿抓挠。(文/蒋义霞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