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肾病学科收治一例恙虫病致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该患者是因为近期早晚经常到家门前的草地上坐而感染上恙虫病,在当地卫生院治疗,后因肾功能损害而转至我院肾病学科治疗。每年的6、7月份是恙虫病的好发季节,如果感染恙虫病而没有及时规范治疗,可能会引发多器官衰竭,因此大家要注意预防,也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那什么是恙虫病呢?现在就向大家科普一下。
什么是恙虫病呢?
恙虫病好发于我国南方夏季6至7月份,又名丛林斑疹伤寒、螨传播疹伤寒、热带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是主要传染源,恙螨为该病传播媒介,恙螨幼虫自传染源获得病原体,叮咬过程中将携带的立克次体感染给宿主,立克次体先在叮咬处繁殖,引起皮肤损害,后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引起全身性疾病。人对恙虫病普遍易感,但恙虫病不会发生人传人,人在感染恙虫病后,身体中虽存在恙虫病立克次体,体内也有相关毒素存在,但患者几乎不会成为传染源,也不会传染家人。
恙虫病有什么症状呢?
焦痂与溃疡是该病的特殊体征,98%的病例有此特征。患者常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部分病人可能出现肝脾肿大、眼底静脉曲张、视乳头水肿或眼底出血等表现。当皮肤受咬后,首先出现红色丘疹,继而变为水疱,以后中心部坏死,形成黑色痂皮,即焦痂。焦痂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在2-10毫米,也可小至1毫米或大至15毫米,周围绕以红晕,稍隆起成围堤状。痂皮脱落后形成小溃疡。溃疡也呈圆形或椭圆形,周边整齐而稍隆起,基底洁净。焦痂好发于腋窝、腹股沟、外生殖器、腰、背等处,一般只有一个,有时可有二、三个。由于焦痂与溃疡不痛不痒,通常匿于隐蔽处,病人和医生往往不易察觉,易造成漏诊误诊。
人体感染在恙螨幼虫叮咬后发生,潜伏期约6-21天左右(平均10-12天),起病往往突然,典型病例常以恶寒或寒战开始,在第一周,体温迅速上升至39-40度,常见有严重的头痛,并有结膜感染充血。在发热的5-8天,躯体常出现斑疹,并常扩展到手臂和腿。可能很快消退,或变成斑丘疹,色泽加深。在发热的第1周,可有咳嗽;第2周,可发生肺炎。发病时部分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性,可见有四肢酸痛,疲乏思睡,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重症患者可出现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恙虫病如何治疗呢?
病原治疗强力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对本病有特效。患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进流食或软食,注意口腔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高热者可用解热镇痛剂,贫血者给予输血,重症患者可予皮质激素以减轻毒血症状,有心衰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用强心药、利尿剂控制心衰等对症及支持治疗。
恙虫病如何预防呢?
作为一种虫媒传染病,恙虫病是可以预防的。
(一)消灭传染源。主要是灭鼠及杀螨。应发动群众,采用各种灭鼠器与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灭鼠。在人经常活动的草地、林地及恙螨滋生地,定期喷淋杀螨药物。
(二)切断传播途径。保持环境卫生,定期铲除杂草、灌木丛,采用机器除草、除草剂及焚烧等方法改造环境消灭恙螨滋生地是最根本措施。由于鼠类是恙螨重要的宿主,灭鼠也是减少恙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三)加强个人防护,提高防病意识。恙螨肉眼几乎看不到,我们很难躲开,但是可以做好防护工作。避免在溪边草地上坐卧,在杂草灌丛上晾晒衣服。在流行区野外训练,生产劳动、工作活动时,应扎紧袖口、领口及裤脚口,身体外露部位涂擦5%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即避蚊剂),邻苯二甲酸二苯酯、苯甲酸苄酯或硫化钾溶液,以防恙螨幼虫叮咬。回房区后及时沐浴、更衣,检查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如发现恙螨幼虫叮咬,可立即用针挑去,涂以酒精或其他消毒剂,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最为关键。(文/杨小玲 肾病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