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患者心跳停搏12小时,ECMO完成生命接力,多学科合作再创奇迹!

    日前,合浦县人民医院利用ECMO技术,通过多学科合作,成功救治1名急性心肌梗死心跳停搏的重症患者。患者目前意识清醒,思维清晰,可以遵嘱动作、对答交流。

    患者为51岁男性,因“反复气促半年,加重伴咳嗽咳痰2天”于9月17日在我院门诊检查发现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入住我院呼吸内科,在呼吸内科诊治过程中,考虑急性心肌梗死,遂转入心血管内科治疗,拟“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同时建议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估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病变范围及必要时进一步行介入治疗,但患者个人对有创介入检查治疗有着强烈抵触心理,拒绝行冠脉造影检查。

经常规氧疗、规范药物治疗及胸水穿刺引流后,患者气促症状虽有所缓解,但死神仍悄然而至;入院第6天中午,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心电监护提示室颤,血压、血氧测不出,立即予电除颤、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经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患者仍反复室速、室颤,考虑恶性心律失常“电风暴”,经反复32次电除颤、及联用大剂量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抗心电风暴等治疗,仍反复室颤发作,无法恢复自主心跳。

    心跳停搏3小时,随时宣布死亡。虽已经长时间心肺复苏,但心血管内科医务人员仍不放弃,经请示院领导,指示对此患者组织多学科会诊指导抢救治疗,经全面分析评估后,决定采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技术实施对患者实时ECPR(体外循环心肺复苏)。由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为患者进行生命接力。在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的影响及大量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下,患者肢体抖动,血管剧烈收缩,超声探头探测血管的血流声像不清,ECMO置管的血管穿刺面临考验,ICU医师面临着心理素质及操作难度的挑战,随着ECMO开始运转,暗红色的静脉血从右股静脉引出,经过膜肺,血液变成鲜红色,并从左股动脉回输到患者体内,ECMO设备显示出了稳定的血流量,监护仪上终于显示出了血氧及血压,但此时患者心脏仍无跳动,主动脉瓣不能开放,血压呈平流血压,B超提示心室内血液淤积,仍需间断使用心肺复苏机给予间断胸外心脏按压。

    明确病因,等待转机。在ECMO保障下,将患者送入介入导管室行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冠脉严重三支血管病变,DSA透视下未见心影搏动,故未考虑支架植入术,予安装临时起搏器后返回重症病房继续治疗,等待再次手术时机。患者长时间心脏停搏,ICU医师将面临重重困难,心肺复苏后的众多并发症如: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内环境紊乱、凝血异常、血栓形成、急性肾损伤、容量负荷过重、毛细血管渗漏、主动脉心室内血液淤积等等,患者返回ICU病房后,在ECMO心肺支持、维持组织器官灌注下,给予血液净化治疗等综合处理措施,仍坚持予间断胸外心脏按压。

    心脏停搏12小时,ECMO重燃希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ICU病房等待命运审判的患者,在心脏停搏的12小时后,他奇迹般地恢复了窦性心律!遂予停止胸外心脏按压;ECMO成为了患者的救命稻草,为医师实施下一步的救治重燃希望。

    再次开展全院大会诊,制定治疗方案,顺利施行手术。患者在ECMO心肺支持下心律的恢复,为下一步手术治疗创造了条件,院领导亲自组织全院大会诊,相关科室主任为患者术前状态评估、术中可能出现并发症的处理、术后治疗等重点关注问题给予了专科的建议,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ECMO转机第二天,患者再次送入介入导管室,由心血管内科团队在ECMO维持下行冠脉支架植入术,虽然手术艰难,但还是开通闭塞了的右冠,成功行支架手术后,再为患者上主动脉球囊反搏机(IABP)。

    阳光总在风雨后,有努力就有希望。该患者后续治疗使用的ICU监测治疗技术有:亚低温管理脑复苏、血液净化、主动脉球囊反搏、床边超声评估、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出凝血管理、再灌注心律失常预防、呼吸支持、镇静镇痛、肠外营养支持、高危管道护理;以及血流感染并发症、肺部感染并发症、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等处理,每个治疗环节都环环相扣,如果一个环节做不好,那前面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ECMO转机后,怎么可能没有波澜起伏?但ICU医护团队迎难而上,每时每刻观察患者病情,丝毫不敢懈怠,采取更加精细严谨的监测治疗和护理:医师团队以负责的态度和精湛的技术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个环节;在ECMO运转期间,护理团队组织骨干力量,在ECMO运转维护、带机转运、血液净化、营养支持、抗凝治疗等各种操作配合提供了专业精准和细致入微的护理服务。她们是患者床旁的守护者,夜以继日坚守岗位、不辞辛劳,分工协作精心完成各项护理操作,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照料和春风化雨的关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ECMO支持十天,患者顺利撤离ECMO。经呼吸机支持23天后,患者顺利撤离呼吸机。

    倾情关怀,用心治疗。患者脑复苏清醒后出现了睡眠紊乱、精神心理紧张等情况,为促进患者康复,我院康复科医师给予床边康复治疗,辅以药物及物理治疗调节睡眠周期,ICU护理人员增加床边沟通,协助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适当的康复主被动运动,每天护送患者到室外晒太阳,让家属参与对患者的鼓励安慰,这些均体现了我院人文关怀的内涵。

    回顾患者病情突发,身处绝境到闯过重重难关,最终奇迹般涅槃重生的全过程,可谓惊心动魄!患者如此长时间心肺复苏能抢救成功,恢复良好,得益于我院抢救团队的迅速反应,在进行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基础上运用ECMO技术支持,开展CHIP介入治疗等,多学科高效协作、密切配合、流程规范、技术成熟,并辅以及时的后续治疗和贴心的护理关怀,充分展现了我院救治该类患者的综合实力,标志着我院急危重症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在新冠肺炎爆发初期,一款名为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体外生命支持设备,意外获得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期待,让ECMO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称之为:守护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ECMO常用于对心肺衰竭患者的抢救。这是一项高级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当人体心脏或肺部功能衰竭,ECMO可以暂时替代部分心脏和肺部的功能,使患者的心肺得以休息恢复,为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对于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而言,若不进行ECMO救治,他们生存的几率几乎为零,ECMO让他们有了生存下来的希望。但即使如此,据数据统计,ECMO用来行体外循环心肺复苏(ECPR)的救治成功率仍不足30%。由于其技术比较复杂、管理难度大、操作风险高,开展ECMO技术有一定门槛,医生技术资质要求较高,所以ECMO技术是目前重症医学最顶级的器官支持手段,是体现一家医院对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我院重症医学科锐意进取,多次组织医护人员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及区内进修学习ECMO专业知识,每个病例的成功都是平时汗水与努力的沉淀。文/郑斌(重症医学科)、莫小燕(心血管内科)

股动脉、股静脉穿刺置管成功,VA-ECMO心肺联合替代治疗顺利运转

患者ECMO转机后,带着胸外心脏按压机送介入室检查。

患者在ECMO支持下进行治疗

院领导组织多学科大会诊,进行术前讨论

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为患者行冠脉支架植入术,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

医护团队采取精细严谨的监测治疗和护理,患者顺利撤离ECMO

患者病情好转,给予床边康复治疗和专业护理

每天护送患者到室外晒太阳,让家属参与对患者的鼓励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