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院成功开展首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名持续房颤患者实施了射频消融术。这是合浦在此项技术上实现从“0”到“1”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我院在治疗房颤患者技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将为珠乡百姓“心”健康增添多一份强有力的保障。

    患者老年女性,以心悸为主要症状,伴有活动气促,入院检查发现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具体时间不详。心脏彩超提示左心房44mm,经抗心律失常及抗心衰处理后,症状有好转,但心电图仍为房颤。

    主管医师曾崇华主治医师将患者情况报告电生理小组成员邹旭副主任医师,邹旭认为该患者有射频消融指征。

    为了手术的顺利进行,该科主任赖美声主任医师组织心血管介入手术团队进行术前讨论,并邀请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桂春教授远程会诊,一致认为该患者有射频消融指征,转复窦律,对患者来说获益很大;同时还邀请放射科解读左心房及左心耳增强CT,确认左心房及左心耳无血栓。

    1月20日,心血管介入手术团队在患者及家属的高度信任和桂春教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近5小时的努力,顺利为患者实施了射频消融术。患者术中恢复窦性心律,目前已康复出院。

科普小课堂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且为危害性最大的心律失常之一,其特点为“快、乱”。房颤发作时,心房的激动频率可高达350~600次/分(正常心脏激动频率为60~100次/分),并且可导致心房丧失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的主要危害有脑卒中、肺栓塞、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认知功能下降、痴呆等。而射频消融为药物治疗不佳的房颤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向,尽早恢复窦性心律,患者可获得更大的益处。

    射频消融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它是将消融导管导入到心脏,通过射频能量的热效应,对心律失常的起源病灶或维持心律失常的关键部位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根治心律失常的目的。射频消融适应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速、频发室性早搏、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房颤等。(文/邹旭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