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防控策略的不断优化调整,当前的工作重心已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医疗机构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发热门诊、急诊病人排长龙,住院爆满,医务人员“减员”严重……在这最艰难的时刻,合浦县人民医院全体人员都没有退缩,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举全院之力,不断优化就诊流程,扩容医疗资源,全院统筹调配医疗力量,医务人员“轻伤不下火线”,始终坚守在医疗救治第一线,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儿科: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的“护花使者”
在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儿童是备受关注的患病人群,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花朵,他们的健康牵动着许多人的心。我院作为合浦县儿童重症医疗救治机构,疫情之下,急危重症患儿的救治不容一丝耽搁。但随着新冠病毒感染患儿的数量持续激增,儿科医护人员的健康也受到了冲击,陆续感染新冠病毒,身体出现不适。在巨大的考验和挑战面前,儿科医护人员毅然坚守在岗位上,用温暖有力的羽翼,担负起责任,充分保障患儿就诊需求,提高新冠患儿救治率,用心用情做好孩子们健康成长路上的“护花使者”。
“孩子今天感觉怎么样?昨天夜里还咳嗽吗?”儿科病房里,儿科主任赵玉红带领医护人员查房,并细致地和患儿家属交流。作为科室主心骨,赵玉红不仅要统筹安排科室医疗和管理工作,落实具体职责和细节,还要详尽安排高峰时期儿科接诊和救治工作,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患儿,处理突发事件,保证所有工作有条不紊。“在医疗救治、护理工作最吃劲的关键时刻,我们儿科迅速响应,24小时坚守阵地,很多医护同事在发热乏力的情况下,都带病工作十几个小时,有些休息一天稍微好转又马上回到岗位,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与小朋友们闯过难关!”尽管自己身体很不舒服,赵玉红仍然把自己“钉”在一线,在儿科发热门诊医生紧缺之时,她和其他同事第一时间前往支援,门诊、病房、办公室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在医疗救治的高峰期,儿科有时一天要抢救10多个高热惊厥、急性喉炎或脑炎的患儿,仅2022年12月31日,儿科门诊就诊量近150人次。从2022年12月22日开始至今,在儿科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和悉心照料下,共有452名小朋友顺利出院,有37名急危重症患儿得以成功救治,年龄最小的仅刚出生29天。儿科团队不辞辛苦、日夜守护,每一例患儿的成功救治都倾注着大家的心血。
2022年12月25日,7岁小男孩清清(化名)因“咳嗽、发热半天,抽搐后3小时余”在当地卫生院行紧急处理后仍反复发作,急诊入我院儿科救治。“孩子当时意识模糊,呈抽搐后躁动状态,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结果提示阳性,炎症指标升高,电解质提示低钠低钾,胸部ct提示肺炎,我们根据病情,第一时间给予了氧疗和心电监护,严密监控孩子的各项生命体征。”主管医生王明英医师介绍。尚在生病状态中的赵玉红主任得知情况也立即赶来详细查看清清的病情,不断安抚家属的焦虑情绪,耐心跟孩子父母沟通清清的病情进展情况。在此期间,清清行腰穿、颅脑CT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带着家属对我院儿科精湛医术的信任与认可,儿科团队全力以赴投入对孩子的救治。经过抗感染、抗病毒、降颅压、护脑和免疫支持等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及儿科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护,历经一天一夜,清清脱离了危险,从意识模糊、嗜睡中清醒过来,一周后便康复出院。清清的父母十分激动地送来锦旗,对儿科医护人员的付出连连称赞,表达他们的真挚感谢。
操作室里,儿科护士长朱雪群一边温柔安抚哭闹的患儿,一边全神贯注为其进行静脉输液。“特殊时期,我们的肩上担着更多的责任,更要尽我们所能,去守护好这些可爱的孩子,不辜负大家对我们的肯定与理解。”工作完的朱雪群动情地对笔者说道。虽然身上的工作担子不断加码,但朱雪群和护士姐妹们为了更好地护理患儿,她们放弃休息时间,克服身体上的病痛及其他困难,在病房中来回穿梭,为患儿配药、输液、换液、雾化等,加班加点开启战斗模式。
战时无畏,逆风而行。大家携手并肩,密切协作,始终把救治患儿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发挥儿科专业技术和护理技能,真正筑起守护儿童生命安全健康的重要阵地。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在这场“大考”中,合浦县人民医院上下同心、共同坚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努力守住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保障珠乡百姓的安康。(素材来源/儿科 素材整理/陆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