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耄耋老人多年吞咽困难、呕吐顽疾得以解决!我院成功开展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

    86岁的石大爷多年来反复出现吞咽困难,进食后呕吐,倍受折磨,近半年来症状加重,日渐消瘦,家人陪着到处就医,疗效欠佳。这几天,石大爷品尝着香甜的稀粥,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原来,家人带着石大爷在合浦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7月9日,我院消化内科团队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帮扶专家梁列新教授的指导下,由科室副主任张华宝主刀,为石大爷成功实施了“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 ,治好其多年来的顽疾。这也是北海市医疗单位开展的首例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填补了北海市该项治疗技术的空白。
    为了提高石大爷的手术成功率,消化内科团队高度重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借助我院和自治区人民医院的紧密型医联体平台政策,邀请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梁列新教授到场指导手术,在麻醉科医师的支持下,运用先进的微创技术POEM,经胃镜在患者食管粘膜下注射后“开窗”,沿食管黏膜下层自上而下分离开辟出一条黏膜下“隧道”,然后在内镜的直视下切开食管周围的环形肌肉,从而松解痉挛的贲门括约肌,最后用金属钛夹封闭所切开的窗口。术程顺利,术后患者无气胸、气腹、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术后第一天,患者即可下地活动,术后两天即可进食,复查上消化道造影提示造影剂能顺畅通过贲门流入胃内,贲门失弛缓得到解除。困扰石大爷多年的进食困难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出院当天(7月15日)已经能喝一些粥食了,对此,石大爷非常开心。
    据张华宝副主任医师介绍,贲门失弛缓症又称为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于食管下段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导致的食管功能障碍引起。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不全,食物无法通过而滞留,逐渐使食管张力蠕动减低而产生食管扩张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段括约肌高压,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常见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管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入气管所导致的咳嗽、肺部感染等情况。诊断本病主要依赖于钡餐、胃镜以及食管测酸测压。以往对于该病的治疗,一般采用内镜下球囊扩张、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放支架、外科手术等方法,除外科手术外其他方法均不能最终解除食管下端梗阻,但外科手术创伤大、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手术费用也较高,而“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是一种内镜下治疗的微创技术,其优点在于病人通过胃镜下进行操作,避免开胸或开腹手术,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近年来,合浦县人民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临床专科的建设,多措并举,强内涵、拉强援,积极搭建医联体平台,通过直接引进或柔性引进区内外专家人才,带动各临床专科的发展,积极开展各种治疗新技术,令县医院的医疗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珠乡百姓提供了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创建三级甲等医院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