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我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北海市内率先开展了一项新技术,成功为一名冠心病复杂病变的患者实施了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今年68岁的吴先生(化名)于入院7天前自感劳累和情绪波动时反复出现胸闷到外院就诊,但因无明显好转,严重时还伴有窒息感,胸闷症状发作频繁并加重,卧床休息也不能缓解,于8月24日转到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
我院心内科团队了解到患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结合相关检查,初步诊断为初发型心绞痛,并于入院当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予以确诊,结果提示左主干开口80%局限性狭窄,前降支血管开口至中段管腔弥漫性狭窄50-90%,回旋支中远段30-50%弥漫性狭窄,右冠近中段30-70%弥漫性狭窄,情况不容乐观,若不及时进行支架植入或冠脉搭桥手术,患者随时可能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等致命的后果。考虑患者病变累及左主干,手术难度大且术中风险很高,多次跟患者及家属沟通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但均不同意。
我院心内科介入团队迎难而上,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考虑到患者冠脉病变严重且复杂、临床表现严重,为更精准地判断其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拟在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为心脏加强保护支持下,在冠脉血管内超声指导下,为患者实施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
8月28日上午,在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研所孙羽涵博士指导下,我院心内科主任赖美声副主任医师,莫小燕副主任医师、邹旭主治医师等为患者实施手术。
术中,给患者植入IABP球囊导管后,在IVUS精准定位下,检查出患者冠状动脉左主干开口及前降支开口至近段被斑块堵塞严重且斑块负荷重。IVUS影像结果精准测量出冠脉直径狭窄最小处,介入手术团队根据IVUS影像结果测量出的狭窄冠脉直径和病变长度,选择合适的冠状动脉支架,施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支架植入后,手术团队再次用IVUS检查,显示左主干及前降支支架贴壁良好,完全覆盖病变,未见血管狭窄和夹层,未影响回旋支开口。手术顺利,术程仅用2个小时。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并于9月8日康复出院。
据悉,血管内超声(IVUS) 通过导管技术将微型超声探头置于冠状动脉血管腔内进行声学成像,可以准确判断冠状动脉横断面的形态特点,测量血管直径、管腔面积和斑块面积,明确病变性质和偏心程度,明确临界病变冠脉狭窄的性质、严重性和稳定性,以及指导进一步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冠脉介入的质量,被誉为心内介入治疗的“第三只眼睛”。
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心血管介入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为推动本地区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水平进一步提高,及促进我院胸痛中心区域体系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持,具有重大的意义。(文/赖美声、莫小燕 心血管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