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压氧治疗让昏迷32天脑干出血患者奇迹苏醒

   “看着我,跟着我的动作,来,准备。”
   “伸舌头,对,非常好!下一个动作。”
   “闭眼睛,闭眼睛。”
   “举手,举手…..”
    这一幕发生在我院神经外科的病房里。此刻医护人员正在给一名特殊的患者进行病情查验。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个动作看似十分简单,但谁能知道,就在几天之前,这位患者还于昏迷状态,而且因为脑干出血已足足昏迷了32天。
    该患者51岁,6月下旬某天因昏迷不省人事被120接回我院就诊,急诊CT检查提示患者脑干出血,收住神经外科作进一步治疗。
入院时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GCS4分,神经外科医生劳崇东通过对患者进一步的全面检查及病情分析,明确诊断为脑干出血,但并不具备手术指征,只能予以保守治疗——入院后立即为患者予脱水降颅压、止血、营养神经、控制血压、抗感染等积极抢救治疗。
    脑出血是神经系统急重症,脑干出血更是神经系统急重症,病死率极高。脑干出血患者治疗后还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则死亡,轻则残疾。
    经过27天的精心治疗,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但因大面积脑干出血,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此时,患者家属打起了退堂鼓,打算放弃治疗回家。面对这种情况,主管医生易广鹏一直鼓励患者家属不要放弃,并与其多次深入交谈,建议对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方案,并表示这对脑损伤昏迷促醒有积极效果,在医学上已被证实,也许能带来一线希望。
    再三考虑后,患者家属决定接受易广鹏的建议,同意进行高压氧治疗。
    从发病到开始高压氧治疗病程已过去整整27天。因患者留置气管套管、胃管,神志昏迷,GCS7分,四肢肌力检查不能配合,并且出现痰多,自主咳痰能力差,反复发热,肺部感染控制不佳等情况。综合多方面考虑,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特制定“舱外高流量吸氧+高压氧舱治疗。”的治疗方案。经过舱外高流量吸氧3次后,患者咳痰减少,可自主咳痰,体温降至正常,但其神志仍处于昏迷状态,予安排进舱治疗。
    第2次进舱治疗时,亦即进行高压氧治疗第5天时,发现患者神志开始清醒,可以进行短暂的目光交流。之后每天病情都在恢复。在进舱治疗4次后,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可遵动作,伸舌,闭眼,右上肢可上举,右下肢对疼痛刺激有肌肉收缩,这也就出现了我们开篇的那一幕。
    患者之所以有这么明显的变化,离不开我院神经外科医生对患者前期的积极救治,为患者争取到接受高压氧治疗的黄金时期。在临床上,很多脑出血患者在术后出现昏迷情况,这样的状况进行高压氧治疗,会使患者恢复的更快。不管从智力还是还是肢体功能恢复方面,都会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脑出血患者,只要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就应及早做高压氧治疗。
    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脑出血的救治率有了明显提高,但致残率却仍然居高不下,很多患者会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肢体障碍、语言障碍、平时还会出现头晕头痛、呕吐等症状。因此脑出血后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是治疗的重要目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康复治疗可促进神经元修复,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最有效的途径。除了常规康复治疗外,高压氧治疗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手段。
    高压氧对脑出血治疗的作用
    ●高压氧可以减轻脑出血引起的脑水肿,达到降低颅压的作用。
    ●高压氧可以减轻脑出血后缺氧引起的氧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伤。
    ●高压氧明显增加血氧含量、血氧分压,从而达到纠正脑组织缺氧状态,使因缺氧而受损的脑组织得到修复。
    ●高压氧有神经修复作用,可以使受损神经修复和再生。
    ●高压氧能促进血管的新生,有利于脑血管新的侧枝循环的建立。
    ●高压氧能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量,从而使脑干及网状结构激活系统血流量增加,刺激上行性网状系统的兴奋,促进昏迷患者苏醒。
(文/陆艳梅 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