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天使的逆行】直击武汉“疫”线动态|合医“金花”用爱战“疫”的日与夜

    2月19日,合医的三朵“金花”火速集结,随广西第六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出征湖北。

时间匆匆流逝,三朵“金花”转眼之间已在武汉“疫”线奋战了十几个难忘的日与夜。她们的身后,是亲朋好友以及合医的兄弟姐妹对她们的深深思念和牵挂。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她们从武汉“疫”线发回的图片与心情记录,感受她们战“疫”的酸甜苦辣。

    经过前期的诊疗规范和院感防控知识培训,三朵“金花”目前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随队开展医疗救援工作。该院区是武汉最早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院区之一,相比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稍重,治疗、护理的工作强度也较大。

▲夜幕下的武汉市中心医院

    抗疫第一线没有演习,都是实战。每天,大家按照规范标准的流程穿戴好防护服及用品,为了便于认出搭档,还在防护服写上各自的名字和所属单位,甚至激励的文字和有趣的涂鸦。面对病毒的“枪林弹雨”和繁重的工作任务,队员们仍然保持乐观心态,热情高涨,斗志昂扬,互相加油打气,然后有序地踏入隔离病房。

   

    2月25日凌晨两点,根据排班安排,林桂兰和李焕春第一次进入病区开展工作。重症病区里没有清洁工、护工和家属,护理人员不但要给患者做治疗护理的操作,还要照顾患者的饮食起居,清洁消毒病区等。即使再苦再累,“金花”们也毫不退缩,用自己的专业和爱心扛起了责任和担当,最终初战告捷。

▲林桂兰在病区开展工作

 

▲李焕春在病区开展工作

 

 

▲DIY小挂袋

    防护服不像平日的护士服和白大褂一样是有衣兜的,这样就导致不能随身携带开展护理工作的小工具。因此队员们发挥聪明才智,将一次性医用床单作为原材料缝制成一个个斜跨的迷你小挂袋。据李焕春介绍,这个迷你小挂袋方便实用,可以往里装进纸、笔等小工具,随时记录患者的情况与需求。

▲温燕霞在病区开展工作

    2月26日早上8点,温燕霞经过严格的穿防护装备步骤,第一次正式进入病区,投入到6个小时的护理工作中。做好了一千次的心理准备,不及亲身踏进“战场”里的震撼。温燕霞说,身上裹着洗手衣、隔离衣、防护服、N95和外科口罩等里外三层密不透风的防护,半个小时还没到,她就感觉到呼吸有点困难。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忐忑让她马上深呼吸,鼓励与暗示自己冷静下来。待她慢慢缓过神来,又立即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厚重的防护装备的确让平日熟练的护理工作充满了难度和挑战性,但病区当天收住的患者不多,基本生活能够自理,也比较配合治疗和护理,温燕霞顺利克服困难,出色完成了第一次与病毒正面较量的挑战。

温燕霞脱完防护用品后,脸上压痕累累。这是磨砺后的天使面容,是奋战后的英雄勋章!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从早上5点半起床洗漱吃早餐,6点30半出发去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到之后连续工作6个小时,不能进食、如厕,回到住处后彻底进行个人清洁,与病毒鏖战的一天终于画上了句号,荤素搭配的晚餐时间已到。爱心人士送来的水果让我们的队员内心充满温暖与感动。

 

    晚上10点半,我院“金花”在回酒店的路上用手机拍下的武汉街景,往日繁华的街道此刻却冷冷清清。武汉加油!等你再次燃起人间烟火气!

    为了杜绝感染风险,医疗队队员下班后彼此不能聚集聊天,只能各自待在自己的房间,用手机进行日常沟通。

    29日,广西医疗队领队接到病区患者94岁老人的女儿的来电。家属在通话中感谢广西医疗队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照护,并为医疗队的治疗、为病人翻身清洗、将自己的粥提供给病人等行为深深打动。家属特地来电表达由衷感谢,这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武汉人民对广西医疗队辛勤付出的肯定!

    目前,为保障队员们的身心健康,广西医疗队对分工和排班进行了一些调整,让大家养精蓄锐,获得充分休息之余,还能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迎接挑战。根据医疗队的安排,林桂兰作为所在护理小组的副组长,温燕霞负责所在护理小组病房的行政管理,履行病区护士长的职责,李焕春也将根据排班开展病区的护理工作。我院的三朵“金花”都坚定表示,尽管前方未知的困难重重,但也阻挡不了她们翻山越岭克难攻坚的决心和勇气,她们一定不负使命,健康归来。

    战“疫”故事还在继续,三朵“金花”的奋斗仍不停歇。她们还会继续用爱的奉献为患者“摆渡”,穿过湍急的生命之河,抵达希望和健康的彼岸。愿疫情的乌云快点消散,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我们的三朵“金花”平安凯旋!(陆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