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我院脑科中心成功开展县内首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桥接动脉介入取栓手术,标志着我院脑卒中的诊治水平又上新台阶。
潘大叔今年66岁,因为心电图异常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1月16日早上潘大叔感觉右侧肢体乏力,言语不清,经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会诊后判断为急性脑梗死,立即将其转入神经内科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但溶栓后患者症状未能完全缓解,神经外科副主任王刚评估后,建议行动脉介入取栓术。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王刚立即为患者实施动脉介入取栓术,术中第一时间为患者从血管闭塞处取出两粒米粒大小血栓,血管疏通后发现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90%,如不能及时处理,仍有复发可能。为了解决患者的后顾之忧,王刚用球囊做了血管狭窄扩张,血管通畅程度达到80%,术后潘大叔意识清醒,偏瘫失语明显好转。目前,患者在神经内科做进一步康复治疗。
“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了术前的判断,其左侧颈总动脉远端完全闭塞,即一侧大脑半球完全缺血梗死,若不能及时开通,等待患者的只有死亡。”王刚说,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得益于我院近年来神经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得益于我院脑科中心的建立,推动了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在治疗重症脑梗死患者上高度协作。
王刚介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桥接动脉介入取栓手术是内外科协作治疗重症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新模式,先静脉溶栓,效果不佳再行动脉介入取栓手术,通过血管介入的手段,将取栓装置送至血管闭塞处,进行机械性的碎栓与取栓,以达到恢复血管再通的目的。这种治疗模式避免了以往只有神经内科在单打独斗,补足了在治疗重症急性脑梗死方面的短板。该技术在我院的成功开展将极大地造福广大急性脑梗死患者。
(王刚 杨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