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迟发性运动障碍是什么?如何治疗呢?

    迟发性运动障碍又称迟发性多动症,主要由抗精神病药物诱发,表现为一种持久的、刻板重复的不自主运动。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他们的社会功能,那么又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一、什么是迟发性运动障碍?
    迟发性运动障碍是一种无法自主控制运动为特征的疾病,尤其是患者无法自主控制舌头、嘴唇、下颌以及面部的运动。严重时,患者的躯干和四肢运动也会受到影响。这一疾病一般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1—2年后出现。其中患者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迟发性运动障碍发生的概率更高。如果患者只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发生的概率会有所降低。迟发性运动障碍常见于老年人、有脑器质性疾病者、绝经期女性、抑郁症患者以及大剂量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

    二、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在当前,关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病机制,依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包括以下两个主流假说:(1)多巴胺受体超敏假说。这一假说认为,迟发性运动障碍是患者长期服用DRBA药物(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导致黑质纹状体通路发生了阻滞问题,受此影响,突触后D2多巴胺受体将会逐步上调,最终形成的一种超敏反应。这一假说的提出,能够解释患者在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后,增加抗精神病药物的服用量,该疾病症状在短期内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迟发性运动障碍发病情况会越来越重。(2)神经变性假说。这一假说认为,患者长期服用DRBA药物后,将会产生一定的神经毒性,比如会形成脂质过氧化物,最终导致神经元损伤以及功能退化,引起了迟发性运动障碍。上述假说在当前医学领域尚未得到全面的证实,但也为迟发性运动障碍治疗指明了方向。

    三、迟发性运动障碍症状表现是什么?

    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口-舌-颊三联征,即患者的嘴唇、舌头、脸颊肌肉将会不受控制地发生运动。主要运动表现为嘴巴吸吮、舔舌头、歪脸等。迟发性运动障碍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肢体不受控制的运动,存在明显不协调的现象。此外,患者的肌张力低下,行走变得困难,无法自主抬头、挺直腰部。还应注意,如果仅仅是身体运动不协调,首先需要先排除一些躯体疾病,比如舞蹈病、甲状腺疾病等,然后再考虑迟发性运动障碍疾病的可能性。

    四、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在早期,国内并没有有效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因此针对该疾病,重点是加强早期识别与防范工作。比如患者在服用精神病药物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只服用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同时还应注意加强服药量的控制。尤其是针对一些特殊的群体,比如上文所述的老年人、有脑器质性疾病者、绝经期女性等,必须要着重加强防范。患者如果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应对患者定期进行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评估。如果是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评估比较频繁,一般每年需要至少评估两次。如果是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患者每年评估1次即可。

    当如果发现患者已经有迟发性运动障碍征兆或者已经初步发生,可以尝试换用一种迟发性运动障碍可能性小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比如氯氮平、喹硫平等。其中服用氯氮平造成迟发性运动障碍发生的概率非常低。部分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早期换用氯氮平后,迟发性运动障碍症状有可能消失或缓解。同时还应注意,抗胆碱能药物可能会加重迟发性运动障碍,所以应谨慎服用。

    在迟发性运动障碍治疗方面,2017年,美国FDA批准了囊泡单胺转运体2、氘代丁贝那替秦、戊贝那替秦药物,用于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但上述药物目前并没有引入国内。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上市了一种能够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药物,即安泰坦(氘丁贝那替秦片)。这种药物已经被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这对降低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治疗负担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迟发性运动障碍通过服用安泰坦药物,可显著减少异常不自主运动发生的次数,同时具有良好耐受性,给患者带来了改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希望,但距离彻底治愈迟发性运动障碍疾病,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总之,迟发性运动障碍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目前国内尚未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只能加强早期的识别与防范,降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生概率,减少迟发性运动障碍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更好地保护患者身体健康。(文/张大钦)